En / /

關於更新視野

2020年,我們還需要藝術嗎?

無法生存,就遑論生活。這一年,當不少人連生計也成問題,我們還需要藝術嗎?

正因為艱難,我們更需要,因為藝術以賞心悅目的方式,幫助我們體會老掉牙的道理──得與失,就如錢幣的兩面。

因著疫情,今年新視野藝術節的節目被迫押後。為了支持本地藝術工作者在逆境中繼續創作,我們搭建「更新視野」(ReNew Vision)網上演藝平台,積極安排海內外的藝術家一同跑到線上,進行各種新嘗試,並以此作為口號,為明年全速啟動的新視野藝術節敲響前奏,迎向更多的未知與挑戰。

看少了,看多了

在無法隨意走動的日子裡,平時看慣的城市彷彿再看不見。由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、蘭伯特舞蹈團、59製作及卡爾‧史杜聯合出品的《看不見的城市》,原為2020年新視野藝術節的開幕節目。由於疫情持續,節目順延至2021年,卻造就了新的契機:我們特意委約英國的創作團隊與本地藝術家──包括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邵志飛教授(Prof Jeffrey Shaw)及學生,還有兩位年輕舞者李偉能、馬師雅──從《看不見的城市》擷取片段,以虛擬實境科技另創網上作品《威尼斯石頭記》。兩地的藝術家克服疫情期間的地理障礙,利用實時視像溝通交流,以動態捕捉(motion capture)技術在香港攝製兩位舞者演出的環節。疫情讓本地藝術家有機會參與世界級演藝製作,可說是意外驚喜。

威尼斯石頭記》講述元朝大汗忽必烈坐擁天下,帝國之內城市無數,各有不同面貌。經過馬可孛羅的導引,城市的實體被解構再重組,大汗得以看見物質世界的表象下面,幾何、物理、大自然運行的法則貫穿一切。這大半年,我們看少了,同時也看多了──在家裡與親人密集式共處,更能看到彼此的需要;縱使無法外遊,對於自己的城市以至整個地球的需要,我們也了解更多。

用藝術去建設

「沒有石頭,就沒有橋拱」(“Without stones there is no arch”)──《威尼斯石頭記》告訴我們,一個城市的模樣,取決於當中每一個人。疫症來襲,我們見到不少人在困境中守望相助,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扶持實現理想。兩位資深音樂監製趙增熹(阿熹)、龔志成(阿龔)示範如何用藝術去建設。2016年以義工身份策劃「大台主」音樂先導計劃的阿熹,至今協助了大約40位熱愛音樂創作的年輕人圓夢,今次會在《線上大台主》節目跟部分學員深談,並把學生譜寫的樂曲製成MV,邀請演藝界人士參與。與徒弟亦師亦友的「熹老師」,特別提及其中一位學員:初時顯得鬱鬱寡歡,後來借助音樂放下包袱,逐漸開朗起來。阿熹揚言箇中的滿足感,在商業活動中無法找到。談及發起此計劃的初衷,他說:「看著這群熱愛音樂的年輕人,我同時看見昔日的自己。」

多年來致力推動實驗音樂的龔志成,將於《耳震盪》節目推介五位音樂人,透過網上平台把非主流創作普及化。當流行音樂的創作人紛紛慨嘆難以餬口,實驗音樂的朋友恐怕難上加難。阿龔與五位戰友相識已久,非常了解各人掙扎求存的辛酸史,也感同身受。「實驗音樂本身,就是把我們的耳朵時刻放在危機之下;實驗音樂人的實際生活,同樣長年處於危機當中。」飽經歷練的阿龔說。疫情之際,兩位前輩希望在網上把同路人的音樂推得更遠,今後繼續發揮自身的影響力,為業界締造更理想的環境。

休整,再出發

今年,疫情也大大改變了香港人的生活節奏,慢活不再是遙遠的夢想。新媒體藝術家洪強邀請我們《See字進入》,向六十至九十年代香港文學家取經,以錄像及形體展演,讓都市人重新感受詩歌的獨特韻律,並重踏故人的足跡,再次經歷香港人的集體回憶。另設有網上互動遊戲,讓觀眾和讀者一嘗當藝術家的滋味,寫寫詩、編編舞,從接收的一端,跳到創作的另一端。

史無前例的世紀疫症,切切實實說明了地球人與各種生物是命運共同體;同理心,大抵是人類文明得以存續的關鍵。《空氣頌》邀請觀眾放眼世界,一同變成空氣,切身體驗環境污染的影響。浸會大學音樂系副教授貝臻雅博士(Dr Eugene Birman)把音樂創作結合大數據,與媒體創作人伍韶勁一起活用小孩子的想像力,破天荒走進香港公園的溫室,以音樂、舞蹈、光影裝置探討地球污染問題。勇奪艾美獎、普立茲獎的丹麥歌唱團隊「聲音劇場」(Theatre of Voices)以全像投影(hologram)參演,配以香港兒童合唱團的悅耳童聲,又是別開生面的新嘗試。原本在香港的綠洲漫遊,借助360度全景拍攝在網上串流播放,延伸至全世界。

藝術作品的魅力,源自非凡的視野。除了外在形式,細察作品指涉的人事物,反觀日常生活的點滴,可以讓我們看得更深、更寬,明白到相異之處,也有相輔相成的可能,並像出色的藝術家一樣,有容乃大,把紛雜的創作元素拼合成為有機的整體。有得即有失,有危便有機。看我們的節目之餘,期望大家也可以更新視野──看到自己、他人、社群、世界,還有藝術展現的真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