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 / /

空气颂

你就是空气

温室,相信不少人都去过;夜间的温室,你又去过没有?里面的花草树木,会不会向人类说话,跟空气聊天?

今夜,在香港公园的玻璃温室里,歌唱家、音乐家、装置艺术家和舞蹈家,与身为观众的你,一同变身成为看不见、摸不到的空气。

与空气打交道

为何拣选香港公园霍士杰温室进行演出?因为身处其中,我们较容易感受到空气是甚么。「『湿房』(热带植物展览馆)内,树木对大自然的降温作用在晚间尤其明显,阵阵清凉的感觉在香港其他地方很难找到。『干房』(旱区植物展览馆)内,逗留五分钟也受不了,温室效应的实感极为强烈!」《空气颂》的策划人张慧婷解说这个地方有趣之处。特殊的感官反应,给我们更多机会认识这位似近还远的老朋友──空气。

不批判,不说教

顾名思义,《空气颂》以音乐为主,创作意念来自浸会大学音乐系副教授贝臻雅博士 (Dr Eugene Birman)。古人崇尚文以载道,贝臻雅以往不少作品均与社会议题有关,题材涉及金融危机、领土纠纷等;他又表示获公帑资助的项目,理应著眼为大众提供有用的资讯。《空气颂》旨在宣扬环保信息,作为音乐艺术总监,贝臻雅坚拒陈腔滥调:「我不会怪责破坏地球的人,也不会刻意美化地球的现况──这些都没有积极意义。《空气颂》尝试提高大家对空气的感知;对周遭环境多了敏感度,我们日常生活作出的选择也会随之变化。」

一首以空气定调的夜曲

把大数据融入音乐创作,是《空气颂》另一亮点。近月检疫期间,自言工作效率更高的贝臻雅干劲十足,其专业背景也很有趣──既是作曲家,又是经济学家,在艺术界甚为罕见。「经济学不只是一堆数字,终究就是表述人类的行为,与艺术创作可以相辅相成。」这位年轻学者可说是理智与感情兼备,说起话来跳脱活泼。谱写《空气颂》之前,他与浸大电脑系合作取得大数据,分析大众对于空气污染问题的看法,再对照相关的科学数据。《空气颂》其中一段音乐,特意因应香港的实况而写,「在其他地区,例如北京、哥本哈根演出时,我们会参照当地的污染指数,音乐的样态也会不同,把作品与演奏的地方扣连在一起。」当空气污浊不堪时,我们会听到甚么样的音乐?这个要请观众自行体会了。

长约80分钟的《空气颂》,也是贝臻雅至今篇幅最长的乐曲,结构庞大复杂。贝臻雅扬言音乐越精炼越好,但强调现时的长度已是最短的了,否则言犹未尽。这次在温室中演出,须融合多样的音乐元素,包括电子音乐、香港儿童合唱团(香儿)的现场歌声,还有被他誉为「全世界最优秀的声乐组合」──格林美及普立兹得奖乐团「声音剧场」(Theatre of Voices) 的演唱,很不容易。因著疫情,来自丹麦的「声音剧场」改以全像投影(hologram) 参演,却为贝臻雅带来惊喜:「全像投影令故事情节的层次更加丰富,『声音剧场』的数码世界与『香儿』的现场世界互为对比。几位大师级歌唱家以全像投影现身,歌声须经过扩音器和扬声器,气场却同样强大。」贝臻雅并表示不同层次的音乐元素,正好挑战所谓「音乐会」的既有定义。

沉浸式漫游体验

对于香港公园霍士杰温室来说,《空气颂》堪称破格之举,把公共艺术的领域拉得更阔。本地媒体艺术家伍韶劲是节目的视觉艺术总监,与创作团队其他成员负责光影及媒体装置。伍韶劲主张万物自有诗意,会以简约的风格处理这个关于大自然的制作,好让平日人们看不见的东西被看见。不过,将温室变成演展场景仍是毫不简单,为了妥善保护植物,装置不可放在泥土上,否则有可能损坏植物的根部。场地配置须格外审慎,幸好温室的工作人员乐意协助,并积极配合团队进行各种新尝试。

小朋友超乎寻常的想像,更为《空气颂》注入大量新鲜空气。向「香儿」成员收集构想的节目经理梁棨豪,引述其中一位小朋友的佳句:「有一天,空气遇到三个劫匪,但是没有被捉到,因为空气是空气,捉来捉去都捉不到。它懂得隐形术,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要它。」这些童趣的想法,将会成为作品内容。

不过呢,空气还是会受伤的。《空气颂》让我们代入空气的角色,感同身受。而为了环保,创作团队身体力行,坚持《空气颂》不需要任何印刷宣传品。正义的朋友,又怎会轻易放过劫匪呢?